張華蘋 |護理新知|兒童健康照護|兒科護理教學: 家長必讀:防範腸病毒,守護孩子健康! WFU

網站頁籤

2024年5月29日 星期三

家長必讀:防範腸病毒,守護孩子健康!


一人腸病毒,全家都住院

最近,我帶學生到醫院進行護理實習。在護理站前,一陣不耐煩的哭聲引起了我的注意。原來是一對兄弟,弟弟只有8個月大,坐在娃娃車上,哥哥是國小一年級的學生。哥哥似乎在打發無聊的時間,不停地用手撥弄弟弟,弄得弟弟十分厭煩。弟弟不停地將哥哥的手推開,但每當哥哥再次碰觸弟弟時,弟弟就會發出尖銳的哭聲。旁邊的阿嬤無奈地對哥哥說:「你不要再碰他了。」但哥哥似乎根本沒聽見,仍然不停地撥弄著弟弟。結果,弟弟的哭聲和尖叫聲不斷響起,阿嬤只能無奈地看著這對兄弟。




AI 生成圖


我實在太好奇這對兄弟誰是病人,於是靠近先和阿嬤打了招呼,問:「小弟弟怎麼一直哭?」阿嬤無奈地說:「就是哥哥一直弄他。」。接著,我詢問阿嬤是否在辦理出院手續。阿嬤說:「對啊,媽媽在那邊護理站準備辦出院了。」我問:「是弟弟住院嗎?」阿嬤回答:「是啊。」。我很好奇為什麼今天非假日哥哥也在醫院,便問了阿嬤。阿嬤解釋道:「因為弟弟得了腸病毒,哥哥和姐姐都要在家,不能去上學,所以都來醫院了,不然家中也沒人手。」這時,我轉向護理站,發現媽媽身旁還站著一個可愛的小女孩。這個故事凸顯出的議題:
  1. 家庭壓力和資源分配:弟弟住院,哥哥和姐姐無法上學,顯示出家庭在面對孩子生病時的壓力和挑戰。特別是當家裡缺乏足夠的成人來照顧所有孩子時,這種壓力更加明顯。
  2. 住院兒童家庭成員的壓力:哥哥因無聊而不斷撥弄弟弟,顯示出他可能缺乏適當的情緒管理和娛樂方式。同時也反映出在照顧生病的孩子時,其他孩子的需求和情緒容易被忽視。
  3. 醫療體系的支持:從這個家庭的情況來看,醫療體系是否提供足夠的支持來幫助家庭應對孩子生病的情況?這包括心理支持和家庭協調。
  4. 學校與公共衛生政策:因為腸病毒的傳染性,哥哥和姐姐被要求待在家中。這顯示出學校與公共衛生政策之間的協調,以及如何在不影響孩子教育的情況下,管理公共健康問題。
這些議題提醒我們,護理師在面對兒童疾病時,不僅需要專注於病人的治療,還要考慮到家庭的整體需求和支持,才能更全面地促進家庭和社會的健康與福祉。預防重於治療是這些議題的核心出發點,我希望能夠讓大家更重視腸病毒的預防照護,同時了解目前腸病毒疫苗的發展現況。

對於臨床護理師來說,這些議題非常重要。他們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強調腸病毒預防的重要性,包括教育家長和社區成員如何有效預防腸病毒的傳播,並提供有關疫苗的最新資訊。

致病原

對家長而言,了解腸病毒的致病原及其相關知識非常重要,因為這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保護孩子並及早識別疾病的症狀。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(Picornaviridae),為一群病毒的總稱,目前腸病毒共有小兒麻痺病毒(Poliovirus)、克沙奇病毒(Coxsackievirus)、伊科病毒(Echovirus)及腸病毒(Enterovirus)等60餘型。在所有腸病毒中,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之外,以腸病毒A71型(Enterovirus type A71)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及重症,另一種腸病毒D68型也會引發嚴重症狀,如呼吸衰竭和急性無力脊髓炎。

傳染方式

腸病毒是一種人傳人的傳染性疾病,傳染力非常強。它主要通過腸胃道(糞口傳播、受污染的水或食物)或呼吸道(飛沫、咳嗽、打噴嚏)傳播。小朋友之間喜歡分享食物,或在遊戲中互相傳遞玩具。如果有小朋友咳嗽或打噴嚏時沒有遮住口鼻,或者如廁後沒有洗手,病毒就很容易通過接觸傳染給其他小朋友。這些行為使得病毒在小朋友之間迅速傳播。

潛伏期

許多父母可能會疑惑,家中沒有人感染腸病毒,孩子是怎麼感染的呢?這很可能是您帶孩子外出用餐或參加活動時接觸到致病原。當孩子接觸到致病原後,大約2到10天(平均約3到5天)才會開始出現症狀。

臨床症狀

家長在居家照顧小朋友時,可能會發現哥哥、姐姐感染腸病毒時只出現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,但年幼的弟弟可能會發生發燒、食慾不佳、活動力下降、躁動不安、腹瀉或嘔吐等症狀。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資料顯示,5歲以下幼童是腸病毒重症的高危群體,約佔所有重症病例的90%,在死亡病例中,5歲以下幼童也佔最大比例。因此,照顧年幼兒童時應更加注意居家環境衛生和勤洗手的重要性。下表顯示腸病毒感染常見的疾病與臨床症狀:


本表格根據資料來源進行編輯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( 2024/1/31)。腸病毒感染引發重症。https://www.cdc.gov.tw/Category/Page/FgfRlDl6XxDkuqaOghuNfQ(引用日期:2024年5月29日)

防範腸病毒:守護孩子健康的重要措施

首先腸病毒主要通過糞口傳播和呼吸道傳播,因此家長在照顧小朋友前後應確實洗手。居家洗手的時機可以參考疾病管制署的建議,如下圖所示。



圖來自Canva


家長在照顧孩子時,除了勤洗手和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外,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:
  1. 保持居家環境清潔和通風:經常打掃並保持空氣流通。
  2. 兒童玩具清潔:經常清洗和消毒兒童玩具,尤其是毛絨玩具。
  3. 避免人潮擁擠的場所:在腸病毒流行期間,盡量避免帶孩子去人多、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。
  4. 避免接觸疑似病患:不要讓孩子接觸疑似感染者。
  5. 新生兒防護:如果家中有新生兒,建議除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外,其他人員儘量避免接觸新生兒。從外面回家後,應先更換衣服再接觸新生兒。
  6. 提高抵抗力:多餵母乳給新生兒和嬰兒,以提高他們的抵抗力。
  7. 及時就醫和隔離:如果家中有人感染腸病毒,應儘快就醫,請假在家休息,並與年幼兒童隔離或佩戴口罩。
這些措施能有效減少腸病毒的傳播,保護孩子的健康。

腸病毒的特性及消毒方法

許多家長可能已經知道COVID-19可以使用酒精,但腸病毒非常頑強,它對酸和許多化學藥物具有抵抗性。使用抗微生物製劑、清潔消毒劑及酒精,都無法殺死腸病毒。然而,醛類和鹵素類消毒劑(如市售含氯漂白水)、50℃以上的環境、乾燥環境和紫外線都可以使腸病毒活性降低。因此,家長應該採取以下措施來防止腸病毒傳播:
  • 經常加熱處理食物,保持飲食衛生。
  • 清洗和利用漂白水消毒兒童玩具和日常用品。
  • 保持家庭環境乾燥,特別是在腸病毒流行期間。
  • 利用紫外線消毒燈來進行室內消毒。

使用漂白水進行消毒的注意事項:

漂白水是一種強而有效的家用消毒劑,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(Sodium hypochlorite),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質變質,有效殺滅細菌、真菌和病毒。然而,使用漂白水時需要小心處理,因為漂白水對黏膜、皮膚和呼吸道具有刺激性,遇熱和光會分解,也容易與其他物質產生化學反應。不當使用漂白水會影響其消毒效果,甚至可能造成意外,威脅健康。

漂白水使用的注意事項,包括:
  • 適當稀釋:按照建議的比例稀釋漂白水,以避免過量使用或使用濃度過高的漂白水。一般環境消毒,建議使用500ppm濃度之漂白水。針對病童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之物品或表面,建議使用1000ppm之漂白水。
  • 擦拭消毒的接觸時間:建議超過 10 分鐘,之後可再以清水擦拭,以降低異味。浸泡消毒的接觸時間建議超過 30分鐘
  • 避免混合使用:不要將漂白水與其他清潔劑混合,以防產生有毒氣體。
  • 良好通風:在使用漂白水時,保持室內通風良好,以減少刺激性氣味對呼吸道的影響。
  • 防護措施:使用漂白水時,建議佩戴手套和口罩,避免皮膚和眼睛直接接觸。
  • 安全存放:將漂白水存放在陰涼、乾燥、遠離兒童和寵物的地方。稀釋的漂白水,應標示日期名稱,剩餘的漂白水應於 24 小時之後應丟棄。
  • 環保考量:避免過量使用漂白水,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。

環境消毒重點,包括:
  • 不需要大規模噴藥消毒:針對腸病毒,無需進行大面積的噴藥消毒。
  • 重點消毒常接觸物體:專注於對常接觸的物體表面進行消毒,包括門把、課桌椅、餐桌、樓梯扶手、玩具、遊樂設施、寢具及書本等。
  • 利用陽光照射: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,接受陽光照射,進一步消毒。
漂白水稀釋濃度範例請見下圖



腸病毒疫苗發展現況



圖來自Canva

目前,台灣已有兩家廠商研發並推出了腸病毒71型疫苗,分別是國光/安特羅(EnVAX-A71)和高端(EV71)。根據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的建議,幼兒接種腸病毒A71型疫苗可降低患病風險和預防重症機率。腸病毒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同時施打,但需在不同肢體上進行接種。網路上有許多相關介紹,以下是簡單整理,供大家參考:


本表格根據資料來源進行編輯
參考資料來源:劉映均、許如鎧、李佩璇(2024-05-08) 。該讓孩子接種腸病毒疫苗嗎?腸病毒疫苗 QA、副作用、價格總整理‧親子天下,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95500(引用日期:2024年5月29日)


市面上的腸病毒71型疫苗尚未納入國家疫苗政策,這意味著接種該疫苗需要自費。對於一些家長來說,疫苗的價格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。然而,如果經濟條件允許,從預防的角度來看,個人建議應該為孩子接種這種疫苗,以更好地保護孩子們的健康。

腸病毒71型疫苗的費用每劑約為新台幣4000至4300元,兩劑完整施打費用接近一萬元,對一般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負擔。自2023年6月17日起,台北市針對設籍於北市的特定弱勢兒童,全額補助腸病毒71型疫苗接種費用。初步估計,約有800名2個月至未滿6歲的幼兒將受惠。

期望未來全國的兒童都能受惠於這項措施,獲得更全面的健康保障。



資料來源:
  1.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(2024/1/31)。腸病毒感染引發重症。https://www.cdc.gov.tw/Category/Page/FgfRlDl6XxDkuqaOghuNfQ(引用日期:2024年5月29日)
  2.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(2023年6月20日)。腸病毒A71型疫苗使用建議。https://www.pids.org.tw/index.php?route=education/education&path=124(引用日期:2024年5月29日)
  3. 劉映均、許如鎧、李佩璇(2024-05-08) 。該讓孩子接種腸病毒疫苗嗎?腸病毒疫苗 QA、副作用、價格總整理‧親子天下,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95500(引用日期:2024年5月29日)
  4. 陳怡璇(2024-05-28)。北市6/17起補助弱勢兒童打腸病毒疫苗估800人受惠。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loc/202405280223.aspx(引用日期:2024年5月29日)